-
永利402官方网站登录 > 国际 > Kwong Wah >
Kwong Wah
2019-08-17
报道:林英翰
(新山30日讯)因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的关系,每逢农历新年到来,柔佛和新加坡会出现一种特别的现象—跨境过年,两地的人民会在佳节期间越过长堤,互相拜年,更有人因要感受跨境过年的气氛,特地从新加坡过关卡到新山走一回,感受游子回乡过节的氛围。
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成国后,柔佛和新加坡两地人民自此开启了不一样的庆节关系,原本亲朋戚友在同一国过新年,变成新年时要跨境过年,数十年演变至今,已成为柔佛和新加坡庆佳节时的一种特色,这是其他州属人民所无法感受的气氛和感觉。
陈韦菘跨境狮城拜访2姨母
居住在古来,现年27岁的陈韦菘告诉光华日报,他有2位阿姨住在新加坡,当年马新分家后,阿姨成为新加坡人,而母亲在槟城出生,后来嫁到柔佛古来,母亲和阿姨拥有不同国籍身份。
他说,每年新年妈妈和阿姨会轮流跨境过年,今年轮到妈妈跨境到新加坡过年,他也会跟随到新加坡过新年。
“今年我父亲陈奕良、母亲邱桂英、我、弟弟陈韦燊和妹妹陈玮涵和亲戚会一起到新加坡与阿姨们过新年。”
他指出,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过年的气氛大同小异,最不同的一点就是“红包钱”。
“新币兑马币的汇率是1新币兑3令吉,过年拿到装新币的红包,当然会比较爽!”
他笑说,因马币贬值,新年拿到的“新币红包”都会先存起来,待真的山穷水尽,才会拿出来兑换成马币来用。
他说,虽然偶尔阿姨会过来古来探望母亲,不过,未必一家人都可以见面,唯有农历新年拜年时,才可以看到全部亲戚,大家团聚在一起过新年。
陈韦松说,跨境到新加坡过年,家长也需要兑换新币来包红包,这也是跨境过年的一个特点。
他指出,一般华人在新年来临期间都会到银行更换新的钞票,用来包红包,在柔佛和新加坡两地,除更换新钞外,还需要进行外币兑换,以新币兑马币,或以马币兑新币来包红包。
“去人家的国家拜年,用自己国家的钱包红包,感觉会怪怪,家长也会兑换新币包红包给表哥表姐们。至于年菜,新加坡和大马大同小异,只是我们是福州人,新年会吃福州鱼丸。”
王淑婷偕夫带女回娘家过年

今年38岁的王淑婷来自柔佛新邦令金,毕业后就前往新加坡工作和嫁人,已定居在新加坡16年,每年农历新年,她和丈夫郑乃光,2名女儿每年在婆家吃完团年饭后,就会在除夕晚跨境返回娘家过年,感受过年的热闹气氛。
“一般上回娘家过年都会待上两三天,感受充满人气和传统气息的农历新年。”
王淑婷的2名女儿分别为8岁郑湘炜和5岁郑湘昑,因回家乡可以看到烟花和玩炮竹,也乐得回家乡过年。
“家人多数都在家乡,可以聚在一块,气氛很不一样。在新加坡因多数友人都返乡了,比较静些,但也不错。其实在哪过年都一样,最重要是可团圆。”

她说,因她和家人是住在新加坡西部,比较靠近第二通道,为避免塞车,都会在除夕夜越堤返家乡过年。
她指出,许多游子在除夕前就已安排回家过年,除夕晚回家较少碰到塞车。
“虽然没有塞车,但回家的心情是很迫切的,想着家人都在等着我们吃年夜饭啦,想着家人都在忙碌准备啦,心情会紧张又兴奋。”
王淑婷说,能够与家人们团聚一起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,新年前一天晚上的心情是感恩和期待的。
“我们回家乡都会入乡随俗,红包也都是用马币,这样比较不会有违和感嘛。”
对于购买年货,会选择在新加坡还是新山,她说,若时间充裕,一般都在家乡买年货,很有亲切感,因都是熟悉的人和物,选择也会比较多和优惠。
王轩伦带女友到新山“扮美美”

“对比自己国家,在新加坡的庆节气氛没有故乡浓,且其他州属没有跨境过年的特殊感觉,就过来感受一下。”
今年28岁的王轩伦来自霹雳州班台,趁着农历新年即将到来,游子纷纷跨境返乡过年时,与27岁的女友黄丽珊乘搭火车跨境新山,然后再乘搭巴士返回新加坡,过后才从新加坡返回家乡过年。
王轩伦说,他也顺道带女友到新山来美甲、修眉和剪头发,毕竟在新山消费会比在新加坡来得划算,这也是农历新年跨境“扮美美”的时候。

他说,他已在新加坡工作10年,是一名化妆师,对比马来西亚,在新加坡的庆节气氛会比较淡一些,跟着游子们搭火车跨境回乡过年,感觉很热闹,也很期盼,感染到游子回乡过年的那种迫切心情,自己也想要赶快回乡过年。